• 他的文章
图文 列表
    全部 :共20 篇文章
RSS订阅

在古代,铜钟只有在寺庙或者是在道观才会看得到。每天到了清晨的时候就会听到铜钟的声音,这一则是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到来了,一则是提醒大家要好好的做好新的一天的事情。在很多时候,铜钟还有警醒人的作用,它可以将人们心中的杂念敲打干净。使人们重新步入正途。当寺庙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寺庙里的老人们圆寂的时候都会将铜钟敲响。当然不同的事情对铜钟的敲打次数也是不一样的。而…… 查看全文

平常人口中所说的“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些词汇都会佛教用语,完美的口头语都会用到,可见佛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佛教产生于公元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创建者是释迦牟尼,经过这么多年的源远流长,佛教早已成为世界三教中的中流砥柱。佛教产生时间早,但是与之相关的佛教艺术却是在之后的很多年猜开始发展。公元1、2世纪,受到古希腊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再其原有的古印…… 查看全文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道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与众比丘。都城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里只能一乞讨活命。她听说国王正在为佛与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很是高兴。她也想为佛与比丘们做点贡献,可是家中空无一物,只能无奈地叹息。这时,老妇人忽然看到别人施舍给她的一点儿黄豆,心中一亮。她抓起这些黄豆,急忙赶到王宫,想进宫里把这点黄豆布施在佛的面前。可是,看门人…… 查看全文

山上有座庙,庙前有棵树。院里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是贾先生的大名。贾先生每年元宵节都要上山来,看看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功德箱里放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庙里有两个和尚,一老一少,老的银须飘飘,少的满脸稚气。这年元宵节,贾先生上过香,在庙里转了圈后,照例又坐到树下。树是茶杯口粗的一棵白杨,亭亭玉立,透着早春的颜色。贾先生就着烧鸡和老酒,悠然地抽着烟。... 查看全文

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母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泥又问佛祖:“与荷相比,她有美丽的外形,有芬芳的气息,有亭亭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颂赞她,多少画家、艺人描绘她,多少…… 查看全文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院,因此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三年后,他的一位门人发现他在京都的一座... 查看全文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 查看全文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MBA…… 查看全文

“唉,活得太累了!”现今谁没有这样深深的疲惫?然而,在京城,有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却轻松悠闲地微笑着,用那略带合肥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她笑笑,晃了晃板起的三根手指,满脸都是返老还童的天真和曾经沧海的从容,…… 查看全文

虽然男婚女嫁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身为婆婆的心理却相当错综复杂,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抢走了,而感到失落。基本上为人媳妇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并鼓励丈夫对婆婆多些照顾,让她不感到失落。现今公婆与儿媳之间常因一些细微的事造成代沟。其实代沟是双方的责任,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一方肯让步的话,就会天下太平。在日本有位老和尚退居后,传给年轻弟子做住持。有…… 查看全文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争与嗔心有密切的关系。放眼观现实世间,不是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斗争的气氛吗?因而,人心惶惶,社会不安,世界纷扰,确都由于众生嗔心重而来。真正欲得世界和平,社会安宁,人心喜乐,首当从对治嗔心起;而对治嗔心的特效药,就是佛说的忍辱波罗蜜。忍辱是对治嗔心的,所以先…… 查看全文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专门做个介绍,供大家参考。一、提前沐浴净身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二、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三、衣冠整洁,举止有礼进入寺庙,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特别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过分…… 查看全文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6.今日的执著,... 查看全文

摘要:诗禅结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形态。自中唐起,偈颂诗意化的过程越来越明显,禅偈越来越具有诗的韵致,出现了自创清丽诗句以明禅的现象;发展至北宋中叶出现了大量引用现成诗句证禅的现象;引诗入禅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引诗笺注即引用诗句对示法之句进行再解释的做法。关键词:以诗入禅;自创诗明禅;引诗证禅;以诗释禅诗与禅原本分属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艺术,禅属宗教。前者缘…… 查看全文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 查看全文

确定要删除该文章?
提示

操作失败

提示

操作成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页